
-
2021/07/09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7月好人事迹——孙付平夫妇
环卫“夫妻档”26年如一日甘做“马路天使”孙付平,1966年2月生,中共党员;冉翠花,女,1972年4月生,夫妻二人皆为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环卫工人。在漯河市召陵区万祥街道的京广北街上,总能见到一对环卫“夫妻档”默默坚守岗位的身影。他们每天起早贪黑,把欢乐和团聚放在身后,用辛勤和汗水守护社区环境。这对“夫妻档”就是丈夫孙付平和妻子冉翠花。环卫夫妻档,甘做“马路天使孙付平两口子有两个儿子,一个...
-
2021/06/07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6月好人事迹——曹文涛、李凤彩
30年彰显人间大爱,夫妻俩撑起两个家庭 曹文涛,1969年7月生;李凤彩, 1968年9月生,夫妻俩皆为河南省临颍县城关街道曹窑村村民。 曹文涛性格内敛、踏实能干,是个重情义的好丈夫;李凤彩善良温厚、勤俭明理,是个能持家的好妻子。二人结婚30年,任劳任怨、默默付出,照顾年迈体弱的爹娘,帮助患病的哥嫂。哥嫂离世后,他俩帮哥嫂还债,替侄子持家,供养侄女上学,他们用淳朴的爱、无私的心诠释出“家庭与亲情”最本真、最朴素...
-
2021/05/07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5月好人事迹——刘国强
热情淳朴的心肠,业务娴熟的技术,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成就古道热肠的传奇人物。 刘国强,1952年11月生,河南省舞阳县保和乡路林村村民。爱钻研的“拓荒牛” 1971年,刘国强初中毕业,成绩非常优秀,却因种种原因没有上高中。由于刘国强的物理学得特别好,村支书就找到他,让他当村里的电工和广播员,年轻的刘国强很是兴奋。那时,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,农村刚开始通电,村里线路缺乏科学管理,经常断电。在完成了当日...
-
2021/04/09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4月好人事迹——马银成、王会平
夫妻俩精心照顾两个残疾哥哥33年马银成,1967年2月生,王会平,女,1970年5月生,二人皆为河南省临颍县王孟镇高村村民。在临颍县王孟镇高村,有一对孝老爱亲的好夫妻马银成和王会平,他们不求名利,不离不弃,从不嫌弃和抱怨,精心照顾智障和残疾的两个哥哥33年。马银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大哥马继胜,64岁,身患肺气肿等慢性疾病,身体孱弱、心智也比一般人要“笨”上一些;二哥马金成,57岁,患有精神疾病,发病时...
-
2021/03/12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3月好人事迹——王占斌
“无偿献血20年 累计献血10万毫升” 王占斌,1982年4月生,中共党员,漯河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。 在漯河市提起“献血哥”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他就是王占斌。20年来,王占斌已经把无偿献血当成了一种责任和习惯,用自己可以再生的血液,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,令无数患者得到了新生,他的这种善举得到了市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,也带动了一大批热心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。 20年间...
-
2021/01/11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1年1月好人事迹——盛卫川、王玉娥
七旬夫妇义务摆渡25载 累计运送村民10万人次盛卫川,1950年4月生;王玉娥,1949年12月生,二人皆为河南省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小潭村村民。在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的沙河边上,有个小潭渡口,每天都有一二十人来往渡船,而且大多数人还不用掏钱,给大家摆渡的正是盛卫川、王玉娥两位老人。今年两位老人的年龄加起来已有141岁了。两人25年如一日从事着摆渡工作,为周边村民出行、上学、就医等提供方...
-
2020/12/10
向漯河好人学习、为漯河好人点赞,2020年12月好人事迹——杨绍周
34年风雨无阻兽医路 甘当养殖户的守护神在人们眼中,干兽医这行又脏、又苦、又累,工资待遇又低,许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。而对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畜牧局的杨绍周来说,却与兽医这行结下了不解之缘。1986年7月,杨绍周从河南省商丘农校毕业,被分配到原临颍县农牧局大郭乡畜牧站,之后就一直从事动物防疫、诊疗、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,在当地小有名气,临颍县的养殖户们都习惯称呼他老杨、杨医生。要说有什么特别...
|